中国实现净零目标还需38万亿美元?脱碳投资路上 中国的努力与挑战

2023-06-03 03:02:26 来源:科创板日报


【资料图】

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自从中国提出净零目标以来,经济社会各部门都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双碳转型。然而,我们距离净零目标到底有多远?近日,海外研究机构预估,中国想要实现气候目标,还需要在脱碳领域进行至少38万亿美元的投资。

关于中国在脱碳投资方面的现存缺口,海内外各机构近年来拿出了不同的数据预测。例如,渣打银行在2021年估算,为达成碳中和目标,2060年前中国在脱碳进程中需进行高达127-192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相当于平均每年投资3.2-4.8万亿元。世界银行在去年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仅在电力和交通部门就需要高达17万亿美元的投资,来实现其净零目标并过渡到低碳经济。

无论预测数字如何波动,脱碳投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不言而喻。在2050到来之前,我们为了一个更绿色的地球,究竟还应该做到什么?

中国为全球脱碳投资中坚力量

景顺集团此前发布的《亚洲净零目标》白皮书显示,全球超过一半的碳排放来自亚洲,其中,中国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5%以上。作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之一,中国在脱碳方面的努力对世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认真地迎这一挑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和使用国,也是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生产国。围绕碳中和相关的产业链,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热捧的对象。

CINNO Research 今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 年中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项目投资金额高达 9.2 万亿人民币(含中国台湾地区),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新兴科技产业的重点投资领域。其中光伏投资金额约为 3.4 万亿人民币,占比约为 36.9%;储能投资总额 2.7 万亿人民币,占比约为 29.3%。锂电池储能投资总金额 2.2 万亿人民币,占比约为 23.6%;氢能投资总额超 6800 亿人民币,占比约为 7.4%。

上述热门领域之外,脱碳领域还有哪些急需资金支持的赛道?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主管合伙人谢安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从能源供应端来看,我国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达到约85%。除了水电、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智能电网与储能技术、氢能等二次清洁能源外,能源行业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CUS)也非常重要。

同时,从能源消费端来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工业、建筑、交通三大行业能耗最高,在加快低碳转型方面会对以下相关行业产生利好,如高端制造、清洁生产等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船舶、飞机等,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产业;符合绿色标准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节能化改造;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有关的创新和数字化运用等。

从整个社会的脱碳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来看,德勤研究显示,如果采取积极的气候行动(包括脱碳投资),到2070年全球将创造43万亿美元的收益,中国有望创造116万亿元的经济收益;而在未来十年内,通过快速脱碳和积极转型政策,全球所有地区都可享有更快的经济增长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技术难度大,资本投入少,脱碳投资如何突围?

尽管潜力无限,但脱碳投资的资金缺口较大仍然是业界共识。在脱碳投资的过程中,中国能源转型难度大,重点脱碳技术待突破,是目前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主管合伙人谢安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称,脱碳技术的创新迭代贯彻整个碳中和的进程,我们在新材料、新技术上已经有一些研发和成果,但能否在短期内快速应用到双碳进程取决于诸多因素。

“一是解决方案与当前转型需求的适配性。当前转型刚刚启动,市场需要过渡性的基础技术支撑稳步转型,太过超前的理念性技术恐怕难以快速应用;二是技术本身的发展阶段和成熟度。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对市场的适应性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安全性、可靠性和营利性存在较大争议和不确定性的创新技术,短期之内也很难快速应用。”谢安表示。

国际能源署(IEA)2021年发布的《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行业路线图》指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所需的减排量中,近一半将来自尚未完全开发的技术。

此外,谢安补充到,“脱碳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例如,近几年清洁能源的成本虽然已大大降低,但在某些情况下其成本收益仍然很难跟化石能源竞争;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对脱碳投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某些支持性政策一旦取消则将直接影响投资收益。”

不过,在投资风险之外,脱碳投资同样是前所未有的一大机遇。据德勤经济研究院的预测,只要制定大胆的气候政策决策和果敢的气候行动,部分行业将实现立竿见影的GDP增长,如新能源领域,服务业,农业及林业,运输业等。

谢安表示。“如果从投资者个体来看经济效益,脱碳投资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投资策略和市场环境。就像所有投资一样,脱碳投资也有其风险。投资者需要对自己投资的领域有深入理解,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和市场的变化。“

关键词:

上一篇:天天新动态:特斯拉(TSLA.US)打响价格战背后 IRA巨额补贴火上浇油

下一篇:最后一页